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从郧阳店子河遗址看秦、楚、汉政权更迭

    信息发布者:ZH18772999699
    2023-12-20 13:09:39    来源:文博中国   转载

     原创 董祖权 张剑 文博中国 发表于北京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时期,以文献为基础,学者对秦、楚、汉三者的关系进行了诸多研究,形成了汉承秦制、汉承楚制等多种宏观概括。而考古学家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多集中在墓葬、都邑性居址等,因为在过去的考古工作中,东周时期的各类遗址常有发掘,秦汉时代的普通聚落则发现甚少,导致系统性的历时研究难以展开。而与墓葬掺杂死者、生者的主观意愿,甚至社会习俗、风气的过度表达不同,居址为生者所居住之地,更多反映的是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以技术层面为主。不同等级的居址,也与社会等级直接关联。汉水中游是楚、秦长期博弈之地,楚地亦是亡秦兴汉之地。从与社会底层直接关联的小型聚落入手,以店子河遗址为例,通过其较为丰富的东周至秦汉时期的考古遗存,观察秦、楚、汉政权更迭与其所反映的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秦汉时期,政权更迭与考古学文化变迁之间的对应关系。现。店子河遗址东周时期出土陶器陶质陶色以夹砂褐陶为主,组合以鬲、盂、罐、豆为主,属典型楚文化。秦汉时期陶质陶色以泥质灰陶为主,组合以盆、罐为主。陶色的变化体现了陶器烧制水平的提高;陶质的变化可能反映了秦汉时期烹饪方式的变化,即铁质取代了陶质炊具。东周至秦汉时期,虽然烹饪方式有所变化,但食物种类基本一致。店子河遗址汉代居民的肉食来源与东周时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肉食来源均以猪为主,其次为狗、鹿,再次为牛。


    图片

    一、秦汉时期居址发现与研究

    图片


                   秦汉时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以墓葬为主。居址的发掘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西安长安城,目前的工作多集中在都邑型居址,如咸阳城、长安城、洛阳城等。这些都邑性居址的发掘和研究让我们对秦汉大型城市的布局、功能等有了较多的了解。但“乡”“亭”“里”等小型居址尚处于探索和资料积累阶段,见诸报道者仅十余处,以河南内黄三杨庄、辽宁辽阳三道壕等散居型居址为代表,他们代表了汉代两种不同的基层居址类型。

                在三峡库区、南水北调等大型工程文物保护工作中,研究人员调查和发掘了数量众多的汉代中小型居址,尤以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程在汉水中游所获材料最丰,如郧县店子河、郧县龙门堂、郧县上宝盖、郧县上盆、丹江口观音坪、郧西庹家湾等。汉水中游的这些发现中,以店子河和龙门堂材料较为丰富,前者年代集中在秦至东汉早期,后者年代集中在东汉时期,二者的年代在东汉早期存在重合。这两个遗址的发掘,让我们对汉水流域秦汉时期的小型居址有了较清晰认识。


    图片

    二、店子河遗址秦汉时期汉考古学文化面貌

    图片


    店子河遗址北靠小山,南临汉江,下游500米处江心洲韩家洲,相传为韩信葬母之地。韩家洲是汉江中上游最大江心岛,汉江最大支流堵河在韩家洲南侧西流村注入汉江,导致南侧江水流速缓慢,部分区域甚至倒流,南侧西流村即因此得名。韩家洲北侧水浅滩平,枯水季节河床大面积暴露,在未修建丹江口水库之前,店子河与韩家洲两地多可涉水前往。店子河-韩家洲-西流村成为了汉江中上游一道天然的军事防线。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中,考古工作者对遗址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秦汉时期遗存堆积厚约120厘米,分布范围超过5000平方米,遗迹遗物丰富,发现秦汉时期陶窑6座、陶棺葬36座、灰坑灰沟等遗迹156个。同时发现大量的建筑构件,如板瓦、筒瓦、瓦当,甚至排水管,但由于近代以来村民也多居住于此,平整房基等活动对遗址破坏很大,在发掘过程中未发现房屋基址。居址日用陶器以泥质陶为主,基本不见夹砂陶;器类以盆、罐为主,另有少量器盖、支座等;纹饰以绳纹为主,几乎不见其他纹饰。

    根据地层关系,发掘者将店子河遗址秦汉时期陶器分为四期。第一期为秦代,但是否可以早至战国晚期后段,发掘者认为目前缺少直接的证据,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期、第三期的年代为西汉时期,第四期的年代为东汉早期。比较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条半封闭的汉代环壕,目前这在其他汉代居址中鲜见。环壕从遗址的第一期沿用至第二期,第三期开始废弃,至遗址第四期基本填平。在环壕废弃堆积各个层位发现了大量生活于流水之中的珍珠蚌和背瘤丽蚌,底部未发现淤泥堆积,这说明为了保证环壕功能,使用过程中环壕可能为干沟,且可能存在日常清理行为。


    图片

    三、居址所反映的政权更迭及相关问题

    图片


    根据文献资料,店子河所在的十堰地区,西周时期有庸、麋、绞、庸等国,公元前611年),楚庄王灭之,置上庸六县;公元前312304年,这一地区属秦国;公元前304296年,属楚国;公元前296之后,复属秦国,后被两汉延续。即楚国于春秋中期扩张至十堰地区,战国晚期,秦、楚在此博弈二十年,后被秦国占领。下面,我们尝试从店子河遗址秦汉时期居址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对秦、楚、汉三个政权的更迭进行观察。

    第一,楚、秦政权的更迭,在店子河居址上有明显的体现。店子河遗址东周时期出土陶器陶质陶色以夹砂褐陶为主,组合以鬲、盂、罐、豆为主,属典型楚文化。秦汉时期陶质陶色以泥质灰陶为主,组合以盆、罐为主。陶色的变化体现了陶器烧制水平的提高;陶质的变化可能反映了秦汉时期烹饪方式的变化,即铁质取代了陶质炊具。东周至秦汉时期,虽然烹饪方式有所变化,但食物种类基本一致。店子河遗址汉代居民的肉食来源与东周时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肉食来源均以猪为主,其次为狗、鹿,再次为牛。从文献记载看秦政权对这一地区的经营开始于战国晚期,但店子河遗址缺少楚文化战国晚期的资料,而店子河秦汉居址第一期的少量盆,具有明显的楚文化战国晚期口沿下斜特征,即第一期的年代有可能早到了战国晚期,但从居址观察到的楚文化、秦文化更迭具体时间,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应该不早于文献记载的秦政权在这一地区的实际控制。秦汉政权更迭在考古学文化上的这种体现,是否暗示了人群的更迭,现在还不得而知,墓葬研究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战国至秦的墓葬,虽然也存在器类、器形的变化,然而总体来说,依然是沿着仿铜陶礼器发展之路的量变。


    第二,秦、汉政权的更迭,在店子河居址上几无体现。从秦代到东汉早期,店子河居址所见生活用陶器陶质陶色、陶器组合等基本没有变化,延续性极强。而这一地区的其他东汉时期的遗址,如龙门堂、上宝盖等,也基本延续了这一文化面貌特征。即从秦到东汉晚期,居址所反映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一脉相承,秦汉、两汉政权更替的阶段性几乎没有体现。


    第三,居址与墓葬,在政权更迭的体现上,存在错位。在楚、秦的政权更迭过程中,居址的文化面貌发生了本质性变化,而墓葬虽然存在器类组合、陶器器形的变化,但整体来说,均是以仿铜陶礼器为主,其所表达的社会风气一脉相承,即在楚、秦政权的更迭过程中,居址文化面貌的变化远大于墓葬。在秦、汉政权的更迭过程中,居址与墓葬所反映的考古学文化,都有一定变化,但基本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量变。在两汉政权的更迭过程中,居址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变迁明显弱于墓葬,店子河居址的陶质陶色、陶器组成均未发生变化,但墓葬中,与庄园经济相关的模型明器大量增加。


    文化变迁与政权更替是一个复杂的对应关系,居址更多地反映了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墓葬则与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精神世界相关。目前,我们对居址与墓葬在政权更迭中变化错位的原因还探讨较少,这种错位对于秦汉之前的考古学文化研究,是否有借鉴意义,也值得思考。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杨晓雅
    复审 | 冯朝晖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